恒大到底想不想造车?
“恒大集团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多元化发展,打造百年老店的必然选择。”如今打开恒大集团官网,许家印对于旗下新能源汽车板块的野心与目标,依然清晰可见——“未来3-5年,力争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只不过,我们还没等到那个“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帝国诞生,恒驰汽车,在距离“百年品牌”还有98年的时候,忽然好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一样,似乎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8月10日晚,恒大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
就在前一天(8月9日),恒大集团发布了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亏损48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其亏损的数额为24.5亿元。有意思的是,在这份公告中,恒大特别提到了亏损翻倍的原因,正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增加及利息支出”。
恒大先后发出的这两份声明,似乎前一天还说着一切正常,前景大好,而后一天便要转手出售集团部分权益,引进资金积极腾挪,加快资产处置速度,缓解资金压力。
尽管恒大官方向第一电动表示,恒大汽车正在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其中多家有实力的国企和民企,目前正与恒大就在香港上市的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入股事宜进行深入洽谈,预计合作很快就会落地。此外,新能源汽车板块正在与国资洽谈中,大概率将引入地方国资,恒大对第一电动表示,他们相信强强联合的战略一定会使市场对其信心大增。
但按照原定计划,明明恒大汽车今年4季度就能够试生产,明年将实现大量交付。如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那么先前投入了那么多,在“只剩一哆嗦”的时候放弃了大量的权益——这个举动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曾经财大气粗的恒大在造车之路上,钱真的不够用了,急需后续资金完成最后一步;第二种是恒大汽车在集团内部已经完成了它的特殊使命。
无论真相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已不太重要,因为这两种说法的真正冲突点在于——恒大到底想不想造车?
事实上,有关“恒大到底想不想造车”的问题,的确困扰了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是时至今日我们还要为许老板“洗地”,而是当我们盘了下恒大汽车从无到有这一路的做法时,发现这家最特别的企业,总是在“骗子”和“实干家”中反复闪回。
而网上对于恒大汽车和许老板的评价,也划分成了两个极端的阵营。
说恒大纯粹是为了圈钱圈地才一猛子扎进了造车大军,这多少有点儿冤枉许老板。且不说他此前与贾跃亭之间的分分合合,就只说恒大亲自下场之后的投入,你也不能否认,他确实是想大干一场的。
现任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恒大确实没空手套白狼。公开资料显示,自2019年初宣布造车,截至2020年年末,恒大在造车上已经累计投入472亿元,其中研发费用高达249亿元。
两年花掉将近500亿元,就算造车“烧钱”,但也绝对没到这个程度。放眼整个行业,家大业大的雷军虽然说着“我们亏得起”,但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之后,他也只定下了10年投入100亿美元(约合647.93亿元人民币)的规划。而已经有了实战经验的何小鹏则表示,一个新造车企业在发展初期(0~1阶段)需要约200亿元,企业在长远的发展阶段(1~100阶段)则需要超300亿元。
看,在资金投入方面,恒大不仅想造车,甚至还已经考虑到了“长远发展”的阶段。但这样的大手笔有时候也让人心里发毛,毕竟在起步阶段就敢这么掏空自己的企业,又好像从没想过“还有明天”。
从账面上看,恒大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
由于频繁地“买买买”,2020年底,恒大财报显示,公司总负债为1559亿元,总资产1501亿元,扣除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利益为-61亿元。其中,因为依靠巨额负债发展,恒大汽车2020年财务费用高达27亿元。
同时,在各地兴建工厂,恒大汽车的固定资产折旧支出也达到了5亿元,再加上被计入无形资产中高达102亿元的研发开支,摊销下来,恒大汽车每年的固定支出至少就在46亿元,而且,这部分钱在短期内还无法转换成为实际的生产和销售收益。
再来看,恒大汽车的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
在研发层面,恒大汽车集结了一众行业技术大牛。其官方资料显示,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包括原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方驰,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原上汽研究院电子电器高级专家、吉利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徐峰, 原美国罗孚电气高级专家、上汽集团电气总工程师Barry StuartDaniels等……中外专家集聚一堂,如果真的潜心研发产品,那么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其中,在核心的三电方面,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拥有800多人,由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担任院长,重点布局电池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拥有40个专业实验室,测试点位超15000个;
除研发人员之外,恒大汽车还先后收购了Mini Minor Limited、柯尼塞格、荷兰商用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公司e-Traction、英国乘用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公司 Protean、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等公司股份,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打下基础;
在车机智能网联方面,恒大汽车还与腾讯联手,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车载智能操作系统;
不仅如此,哪怕一款车都没量产,但恒大也早将生产基地的建设排上了日程。2020年8月,恒大投资1600亿元在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包括年产能达100万辆的整车生产基地、50GWH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以及电机/电控系统生产基地。而更早一些,恒大也与沈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投资1200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项目,规模与南沙工厂相当;
甚至连销售体系,也已经被早早安排妥当。2018年9月,恒大以144.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4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研产销”一条龙,全部涉及,看到这儿,谁不得承认,恒大汽车确实是想“长远发展”?但,再仔细一看,这钱花的好像多少又没什么必要。
暂且不说一辆车还都没有,就考虑起了经销商体系要如何搭建的思路与做法是否合理,只看花重金收来的企业,恒大就颇有成了“冤大头”的架势。
2020年5月,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发布朋友圈表示,自己已于4月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表示“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多有碰撞之处,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
在随后的访问中,吕超更是直言不讳地将这一模式总结为“真拿地,假造车”,即恒大是以造车相关项目为目的投资,换取当地政府的住宅用地资源。
而这位吕超是什么人,在《电动星球News》曾经的一篇文章中,也已经写得清清楚楚。在此我们先不看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只看客观现象,文章也对轮毂电机技术和e-Traction、Protean,和泰特机电三家公司提出了质疑。
有兴趣的可以去详细阅读,在此我们只简而概括一下,就是轮毂电机在理论上看起来很完美,但在技术上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因此轮毂技术发明至今以来,一直没有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大规模应用。至于那三家公司,无论是Protean、e-Traction还是泰特机电,都是宣传的天花乱坠,但实际同样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大规模量产。
事实上,如果说“这些公司买来并没什么大用”的结论,还只是媒体们后续的探究与推测,那么吕超在辞职时对恒大“真拿地,假造车”的评价,则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给恒大扣实了“以造车之名圈地”的帽子。
而2019年年底,《电动汽车观察家》曾通过检索恒大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公司及下属公司在各地的拿地情况,也发现,仅2019年一年,恒大就凭借着汽车业务板块拿下了736万平方米土地,其中有约338万平方米属于住宅或商业用地,占比近50%。
或许是为了尽快摆脱外界的质疑,恒大急于向市场证明,自己确实是在“造车”。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波“迷之操作”更像是“求锤得锤”,让人们的质疑声又大了几分。
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一鸣惊人,通过“PPT”的方式,在广州和上海,同时发布了6款全新车型,不仅涵盖了A级到D级的轿车,SUV、MPV,甚至连越野车型也全部在列。这“下饺子”的速度,大众恐怕都自愧不如。但这场声势如此浩大的发布会,据第一电动所知,当时全国没有一位媒体受邀前去参加,甚至连现场图片也只有那一张全景图。
到那时为止,人们对于恒驰1-6的全部想象,也都集中在了那几张电脑制作的模型图之上。因为除此之外,恒大方面没有透露任何能够考证的信息。比如,在宣传稿件中,恒大汽车表示,恒驰1和5都是来自自己研发的电动汽车平台,而有关平台的名称、参数、研发时间和团队,却没有一点消息。
但要说恒大一辆车也没生产出来,我也是不信的。这不,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11月13日签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对新能源整车项目投资进行严格核查,其中对恒大、宝能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进行了点名。2020年12月7日,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佛系更新的恒驰公众号,在沉寂了大概1个月后的忽然更新中,放出了“恒驰1路跑亮相”的视频。
暂且不提视频究竟是怎么来的,但“恒大汽车有车”这事儿能够坐实,至少说明许老板确实砸钱造出了车。只是在证明的时间上,实在有些过于“巧合”。
而就在这段视频中,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恒驰1的轮胎装反了,把带有inside标志的一侧装在了外面,对于一个以严谨著称的大厂来说,这个低级的错误似乎是不应该犯的。
恒驰1是真的有了,恒大确实造车了车,但轮胎都能装反,恒大到底想不想造车呢?
如果说上面有部分内容还是我的个人依据事实做出的合理推测,那么今年的上海车展,恒大汽车就实实在在地给众人“上了一课”。在一个2600平方米的大型展台,一下展出9款新车,这样的速度和手法,或许也只有房产大亨才能干出来。
但9款车虽然从2D变成了3D,却引来了更大的争议。现场每台车辆都配置了4个保安严加看管,以防有人凑近参观。只是百密也有一疏,有位媒体老师还是冒着被“驾走”的风险,趁保安不注意,急速趴到地上,为恒驰汽车的底盘来了张“曝光图”。结果显示,展车的底盘看不到电池、电机等任何结构,连悬挂系统都没有。也就是说,至少这位媒体老师拍到的台上摆着的拿一台车,就是个空壳模型。
更有意思的是,有另一位媒体老师在车展结束时,偷偷拍下了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台“恒大展车”下展台的画面,这两位工作人员要么是天生神力,要么是恒大造出的展车有轻量化的黑科技。
你以为我要黑恒大?
并不,重点又来了,在当时的展台上,或许少有人注意,在大多数人高度关注的空壳子旁边,还摆着一个整车底盘。这张图片我们拍了,放心,符合要求,没被“驾走”。
而在不知道是哪家企业研发的前提下,一位底盘研发大佬在看了这张图片之后,对它却有着极高的评价:“至少在用料配置层面跟某些热点先进车型不相上下,图里面那个把电机框起来的副车架,那一套模具都要2000万以上,是个空心铸铝的。”
明明有能力造出一个相当不错的底盘,却又在台上摆出一堆空壳,恒大汽车的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在上海车展之后,恒大汽车组织的千人参观试乘活动也再一次证实,在不依靠依靠PPT和电脑特效的手段下,恒大是有车能上路的,哪怕只有恒驰5这一款车型。
如果说上面的种种还有待时间来考证,那么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仿佛是一场最后的狂欢。
自2020年9月第一笔战投开始,恒大汽车的股价便屡创新高。从2020年9月25日到2021年2月17日,短短不到半年时间,恒大汽车的股价从16.82港元,一路飙升至72.45港元,市值一度超过7000亿港元,更与比亚迪、蔚来争起了国内车企市值第一的位置。
正所谓树大招风,“一车没卖,恒大汽车已是国内第一车企”的事实,又很快招来了新华社的“灵魂质疑”——“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这些毛病,得治!
……
就在这篇稿子进入尾声的时候,许家印不再担任恒大地产董事长的消息忽然弹了出来。唏嘘的同时,又不禁感慨,回顾恒大汽车走过的这一路,确实足够耀眼,但也满路荆棘。亦正亦邪,亦真亦假,那些围绕在许家印身边的是是非非或许将很快落定,至于恒大到底想不想造车,或许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给出答案。
-
全面自研制造 让合肥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造车模式
2021-07-27 -
与其造车,罗永浩不如去理想做高管
2021-07-21 -
沃尔沃汽车将使用无化石钢制造车辆
2021-06-18 -
造车新势力5月销量同比猛增,累计排名悄然变化:小鹏超理想 零跑跻身第四名
2021-06-07 -
要造车先抢人,集度CEO为招人拼了
2021-06-03 -
5月的哪吒,正在冲击新造车第一梯队
2021-06-02 -
实销数据解读华为造车,为何重申不造车,引起股价集体跳水?
2021-05-31